相關內容
跳出“內卷”“價格戰”,晉江建陶勇闖國際市場
創新求變
晉江建陶勇闖國際市場
過去一年,房地產行業面臨挑戰。與此同時,終端家居消費迭代,渠道變化正在重構行業生態。對陶瓷行業而言,“內卷”“價格戰”成為行業重要關鍵詞,搶占市場份額成為“頭號工程”,本就激烈的市場競爭不斷加劇。
開年以來,建陶企業、經銷商積極投身開工、啟市。據了解,晉江建陶企業多數從業者擔憂,房地產業形勢不容樂觀,建陶行業下行壓力依然很大。
然而,打鐵還須自身硬。無論是應對行業內的殘酷競爭,還是面對消費升級帶來的種種變化,晉江建陶企業始終不懈努力,不斷提升產品力,積極尋求突圍。
把握產區優勢
苦練內功
近些年來,在環保治理、市場洗牌等多方因素影響下,一批傳統陶瓷產區的產能和產業規模被不斷壓縮,一批新興陶瓷產區快速崛起。在全國十大(省級)建陶產區中,福建的陶瓷企業數量全國最多。
福建建陶企業大多規模較小,生產線比較靈活,在市場低迷時期,充分發揮了“船小好調頭”的優勢,憑借多品類混燒、產能靈活調整等方式,整體發展穩健,開工率位于全國幾大產區前列。
如今,福建建陶產業早已告別了單一的外墻磚為主導的局面,轉為品類齊全、配套完善的重要產區。尤其是地鋪石(厚磚)、仿古磚、木紋磚、薄板、中板等產量位居全國前列,甚至出現了全國性品類隱形巨頭。
以晉江產區為例,近年來,行業內專業化品牌日益增加,龍頭企業輪廓初現。晉江產區的特點之一“小窯+小產能+小品類+快創新”,柔性生產模式便于企業靈活轉產,更有助于技術創新和質量把控。
當前,陶瓷行業的淘汰洗牌不斷加速。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秘書長宮衛表示,企業靠“量的增長”已經走到了盡頭,“質的增長”正成為新的引擎。只有質的提升與突破,陶瓷行業才能迎來新一輪的增長周期。在晉江產區中,眾多企業不懈求索,憑借拼創新、拼效益、拼管理,走出“質的增長”新路徑。
“要以歸零心態為未來不確定的市場做好充分的準備,并不斷以‘工匠精神’打造產品,專注打造企業擅長的品類,最大化發揮產品加渠道的優勢。”國星陶瓷董事長王文品此言,也代表著眾多晉江陶瓷企業在把握產區優勢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的態度。
同樣是苦練內功,華泰集團近兩年的發展重點之一是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陶瓷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數字化、智能化已經成為必修課。我們已經與中國電信晉江分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項目已在推進中。”華泰集團董事長助理陳嵐波表示,該項目將在生產方面,針對窯爐、擠出機等關鍵生產設備進行數字化改造和可視化管理,再與其他設備進行數據信息聯動;在管理方面,將通過數據流程的精益管理實現節能降耗、降本增效,助推企業走向高質量發展。
勇拓國際市場
尋求增長
近年來,不少陶企借助海外市場,海外業務獲得了增長,這也給很多晉江陶瓷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思路。
去年,晉江企業抱團參展,與優質僑商僑力資源進行深度對接,共同拓展海外市場,為晉江優品、中國制造發聲。
美勝建材去年外貿出口態勢良好,今年目前的外貿訂單也積累了幾百個貨柜。“我們在東南亞、南美洲和中東的出口表現都不錯,今年會繼續加強。”吳漢釗介紹,去年8月該公司在菲律賓設置了海外倉,重點做批發市場,品類以地板磚、瓦片等為主。基于目前良好的市場反饋,美勝將繼續鞏固海外市場,并考慮在泰國、馬來西亞等銷售較好的國家增設海外倉。
國星三廠總經理朱水根介紹,這兩年,國星的幕墻和地鋪石的外貿訂單有所增長,在韓國、菲律賓、日本等國家反響不錯。接下來,國星也將在外貿方面繼續發力,同時嘗試開拓多元化銷售渠道。